1.韓式的湯匙為何特別長而且偏勺狀?
傳統上,韓國百姓吃飯喝湯主要是用湯匙,反而不太用筷子。韓式湯匙的特點是比較長而且偏勺狀。因為
(A)韓國吃東西不能把碗拿起來(韓國認為把碗端起來如同乞丐行為),所以湯匙不能太短。
(B)韓國原生種的米黏度低,用筷子夾容易會散掉。
(C)韓國傳統上會共鍋,湯匙長一點且有點深度比較方便舀湯拿菜。
2.韓式的筷子為何是扁的?這樣不是很難夾嗎?
有幾種說法,比較主流的是:
(A)因為韓國人愛吃的食物,例如烤肉、泡菜、紫蘇葉,都是片狀的, 扁狀的筷子會比較好剝開夾取。
(B)傳統韓國家庭,沒有飯廳,用餐時,會把菜先擺好在桌上,然後直接從廚房搬到房間,扁的筷子比較不會滾動。
1+2小結:傳統的韓國百姓飲食文化,以湯匙為主,筷子為輔,甚至不一定要用筷子,筷子有點偏向於夾子的功能。
※補充說明:中日韓式筷子長度比一比:中>韓>日。
推測原因為:中韓飲食都有共鍋共食的習慣(也就是合菜),日本比較沒有。而中餐比較偏向於大圓桌一起吃飯且熱食居多,所以為了方便伸長取菜與幫人夾菜,筷子的長度:中式最長、韓式居次,日式最短。
3.為什麼韓式餐具很多都偏金色?為什麼有的韓式不鏽鋼碗只有單層、不會燙嗎?為什麼韓式不鏽鋼飯碗都不大也不高,而且不是反口的?
(A)因為韓國產銅,以前的貴族餐具用銅製作,所以會偏金黃色。近代因為不鏽鋼比純銅便宜太多,而且不鏽鋼保養容易,所以現在的韓式金屬餐具,大部分是不鏽鋼或是將其鍍成金色,CP值高且仍保有金銀的貴氣。但高級的韓國餐廳,還是會用純銅的。
(B)因為韓國吃飯不能把碗端起來,既然不需擔心端碗燙手,就不用做到雙層隔熱。
(C)因為1970年代,韓國缺米,政府規定所有的餐廳的碗都要統一規格,以控制飯量。一開始規定是大概11.5x7.5公分,後來縮小成10.5x6公分,80年代雖然禁令解除,但大家已養成習慣,所以韓式的碗看起來就比中式飯碗略小。而碗不像中式是反口的,是因為反口設計是方便端起來喝湯,既然韓國不能端碗,所以不用做反口。所以韓式餐廳的飯碗大概就是約10.5~11.5公分寬、高6~7.5公分,直口飯碗。
**資料參考來源:(A)本公司進口商。(B)在台灣定居的南韓YouTuber「胃酸人」,中文youtube頻道https://www.youtube.com/@waysunman (C)本公司的餐廳客戶。
@慶泰餐飲用具批發有限公司智慧財產權所有,轉載或分享請註明出處。
胃酸人 위산맨 - YouTube https://www.youtube.com
留言列表